close
常常會傷害身邊親近的人,透過語言、行為,
讓對方知道「嘿!我真的很生氣。」可能想激怒對方,可能想告訴對方該停止了;
被情緒凌駕時,像是理智斷線般,說出異於日常的言詞。
經歷了情緒風暴,驗證了在情緒上頭,自己的難過是最難過的,
如果能再那之前提前靜下心,或者跳出框架,或許會好許多,
但這些論點總是在平心靜氣下才有的體悟。
不知道怎麼做才會最好,或許只有透過不斷地修正才能讓一個人、一段關係更好,
大概曾經體會到口不擇言的可怕力量(當然是負面的),
漸漸地無法在爭執當下說出任何話,因為那時候的自己是無法好好說話的,
若是對方能夠給彼此一段時間cool down那當然是最好,
但如果非得要在爭吵當下有個結論或對與錯,或者非得要在浪尖上正視對方情緒,
那大概是需要在學習的部分了吧(畢竟修養還沒到那兒)
只要遇到會一直說話的對方,即便是說理或者辯駁,很容易因為言語力度的強烈,
被大腦判斷為咄咄逼人,就會想逃離現場。
也很久沒想要「躲起來」了,那也只是一個意象(?),讓自己隔絕那些語言或行為。
感情裡總是有誰愛誰多那麼一點,或者誰讓誰多了點,只要兩人接受那樣的平衡即可,
或許有時候那種平衡是某一方的忍讓,直到某次爭吵情緒的失控,
也或者是某一方的任性得存進尺了,甚或雙方的閾值都降低了也不一定。
有時候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,即便時間過了記憶淡忘了,但也只是淡忘了。
讓自己好好沈澱心情,把心情反芻後化作文字,畢竟真實的自己還是自己才能接受才能包容。
對我如是,對他人亦如是。
全站熱搜